戊申入都门感兴

车前十丈起红尘,冠盖相望一例新。 绝似浑忘庚子事,铜驼荆棘泪无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申:指1908年。
  • 入都门:进入京城(这里指北京)城门 。
  • 感兴:因感发而兴起某种情思创作此诗。
  • 车前十丈起红尘:车马前行时扬起十丈高的尘土。 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
  • 冠盖相望:形容政府的官员很多,服饰和车乘前后相望 。 冠盖:官员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员。
  • 一例新:一概都是新的模样。
  • 绝似:非常像。
  • 浑忘:完全忘记。
  • 庚子事:指1900年(庚子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等出逃,京城遭受重创等一系列国难。 庚子: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年份,这里所指的是1900年。
  • 铜驼荆棘: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出自《晋书·索靖传》,索靖曾指着洛阳宫门前的铜驼叹息说:“会见汝在荆棘中耳!”意思是国家即将灭亡,繁华的洛阳宫门前的铜驼也将淹没在荆棘之中 。 铜驼:铜铸的骆驼,古代置于宫门之外。 荆棘:带刺的野生植物。

翻译

马车前扬起十丈高的飞扬尘土,往来的官员们皆是一副全新模样。看上去就好像人们完全忘记了庚子年国难的伤痛,再也找不到当初国土沦陷后那种满怀悲愤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作品,蕴含着深沉的忧国之思。诗的前两句通过“车前十丈起红尘,冠盖相望一例新”的描写,描绘出京城表面繁华热闹,官员们往来不绝的景象。这里用热闹的场景为下文抒发感慨埋下伏笔。 后两句“绝似浑忘庚子事,铜驼荆棘泪无痕!”则笔锋一转,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愤。众人似乎完全忘却了几年前八国联军入侵造成的国难伤痛 ,本应使人触景伤怀之处如今却找不到丝毫当年悲愤情绪的痕迹。“铜驼荆棘”这一典故的运用,形象地写出国家曾经遭受的创伤,而“泪无痕”则深刻地凸显出人们的麻木不仁,以及诗人自己的痛心疾首。全诗以强烈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百姓忘却国耻的不满 ,情感真挚深沉,极具感染力。

许南英

许南英

许南英,两度来台。期间与南社、瀛社、桃社、竹社、栎社等诸多诗友往返。民国二年(1913)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建成,林尔嘉广邀诗文同好组「菽庄吟社」,许南英亦常参与盛会。现存《窥园留草》包括「窥园诗」、「窥园词」。诗集按时间排列,甲申以前(光绪十年,1884)之少作亦收录。兹以1933年北京和济印书馆之原刊本为底本,参照1962年台银本编校。 ► 1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