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子云

淮阴枚叔尔同乡,赋里江涛字几行。 秋水只堪论濮上,白云犹自堕沧浪。 溪舲一系双莲阁,山笥曾抄五石方。 东海何时明月色,觅余千尺钓丝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阴枚叔:指西汉文学家枚乘,字叔,淮阴(今江苏淮安)人。
  • 赋里江涛:指枚乘的代表作《七发》中的“江涛”部分。
  • 濮上: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濮阳市一带,这里指江水。
  • 沧浪:古水名,这里泛指江河。
  • 溪舲:小船。
  • 双莲阁: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曾经停留的地方。
  • 山笥:山中的书箱,指藏书。
  • 五石方:指五石散,古代一种药物,这里可能指书籍或药方。
  • 东海:泛指东方的大海。
  • 钓丝长:比喻隐居垂钓的生活。

翻译

我与你同乡,淮阴的枚乘,你的赋中描绘的江涛,字字行行都充满了力量。秋天的江水,只能用来谈论濮上的风景,而白云依旧飘落在沧浪之上。曾有一艘小船系在双莲阁旁,山中的书箱里,我曾抄录过五石方的秘方。东海何时能再见到明月的光辉,那时我将寻觅你,一起垂钓,钓丝千尺长。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淮阴枚乘的怀念,表达了对同乡先贤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江涛、秋水、白云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意境。末句以东海明月和千尺钓丝长作结,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欧大任的文学造诣和情感世界。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