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申州:地名,今河南省信阳市。
- 大复先生:指明代文学家何景明,号大复。
- 启图太史:指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字启图,曾任太史。
- 胎簪山:山名,位于申州。
- 嶙峋:形容山势高耸、峻峭。
- 紬书石室:指在石室中整理书籍,紬(chōu)意为整理。
- 良史:优秀的史学家。
- 典秘兰台:指掌管国家图书秘籍的机构,兰台是古代的图书馆。
- 世臣:世代为官的家族成员。
- 浉水:水名,流经申州。
- 蓟城:指北京,古称蓟。
- 应门:指守门人。
- 问字人:指求学问道的人。
翻译
一代名家的风采依旧新颖,胎簪山的景色依然峻峭。 在石室中整理书籍的,是当今的优秀史学家,掌管兰台秘籍的,是世代为官的家族成员。 我拄着拐杖寻找浉水上的月光,你挥鞭醉倒在蓟城的春光中。 守门人无需询问我的名姓,因为此地常有求学问道的人来访。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明代文学家何景明的怀念以及对学问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胎簪山的峻峭和石室中整理书籍的场景,展现了何景明的学问和品格。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自己寻找浉水月光的孤独与王世贞在蓟城春光中的醉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则以问字人的频繁来访,暗示了何景明学问的影响力和传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学问和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