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郑子阳陈尔瞻沈秉忠过集斋中得长字
童子钩帘起,啼莺乍过墙。
日高花气暖,风细柳丝长。
棐几时焚蒳,荒斋亦理觞。
客能从蒋诩,郎自老冯唐。
竹下通深径,溪头出大航。
雅游因此地,何必让清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钩帘:用钩子挂起的帘子。
- 啼莺:鸣叫的黄莺。
- 棐几:用棐木制成的几案。
- 蒳(nà):一种香草。
- 蒋诩:东汉时期的隐士,这里指隐居的朋友。
- 冯唐:西汉时期的官员,这里指年老的朋友。
- 大航:大船。
- 清漳:指清澈的漳河,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翻译
童子轻轻地用钩子挂起帘子,啼叫的黄莺刚刚飞过墙头。太阳高高升起,花儿的香气温暖宜人,微风轻拂,柳枝显得格外细长。在棐木制成的几案上点燃香草,简陋的书斋里也准备好了酒杯。朋友们能像蒋诩一样隐居于此,而我这个老朋友也像冯唐一样渐渐老去。竹林下的小径通向深处,溪头有大船停泊。在这里进行雅致的游玩,何必羡慕清澈的漳河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朋友们在书斋中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温馨的氛围营造,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度美好时光的愉悦心情。诗中运用了“啼莺”、“花气”、“柳丝”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生机盎然。同时,通过对“蒋诩”和“冯唐”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诗歌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