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寇见素林公木兰归客图歌

承平昔在成化间,林公初出木兰山。 内竖妖僧肆荧或,危言下狱投边关。 孝宗之世持滇宪,焚佛辇珠入京甸。 千厓孟密詟天威,陈臬湖湘速归传。 木兰五载白纶巾,敕起防江作重臣。 名齐台省四君子,世识维扬一俊人。 开府西江列双戟,上书请禁吴王逆。 一辞院印十年归,投老木兰山下客。 西征有诏自天来,头白令公何壮哉。 蓝鄢直视狐兔穴,豺狼未灭令心哀。 江津再捷不受赏,回首木兰理烟桨。 刘濞窥关恶已成,谁为剧孟谁袁盎。 今皇御极求老成,入司邦禁动引经。 权家戚畹畏如虎,乞身八疏辞宸扃。 平生三仕还三已,半向木兰弄烟水。 仰天长啸一挥毫,万叠云霞落冰纸。 壶公千丈高嵯峨,长者陂寒水不波。 孤鸿冥冥白驹皎,思公不见将如何。 潘君爱画世无匹,百年元气视此笔。 愿君宝之藏石室,再拜贞观魏公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平:指社会安定和平的时期。
  • 成化:明朝皇帝明宪宗的年号。
  • 内竖:指宫中的太监。
  • 妖僧:指行为不端的僧人。
  • 荧或:指迷惑或煽动。
  • 孝宗:明朝皇帝明孝宗。
  • 滇宪:指云南的宪政。
  • 辇珠:指珍贵的宝物。
  • 京甸: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zhé):畏惧,害怕。
  • :指司法。
  • 纶巾:古代的一种头巾。
  • 台省:指中央政府的高级官署。
  • 维扬:指扬州。
  • 开府:指设立官署。
  • 吴王逆:指吴王的叛逆行为。
  • 院印:指官印。
  • 投老:指退休。
  • 蓝鄢: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狐兔穴:比喻敌人的巢穴。
  • 刘濞:指汉朝的刘濞,曾反叛。
  • 剧孟:指古代的侠客。
  • 袁盎:指汉朝的袁盎,曾任官。
  • 御极:指皇帝即位。
  • 邦禁:指国家的禁令。
  • 权家戚畹:指有权势的家族和亲戚。
  • 乞身:指请求退休。
  • 宸扃:指皇帝的宫门。
  • 三仕还三已:指三次出仕又三次退休。
  • 冰纸:指洁白的纸。
  • 壶公:指传说中的仙人。
  • 嵯峨:形容山高。
  • 长者陂: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冥冥:指深远。
  • 白驹:指白马。
  • 潘君:指作者的朋友。
  • 贞观:唐朝皇帝唐太宗的年号。
  • 魏公笏:指魏征的笏板,象征忠诚和正直。

翻译

在社会安定和平的成化年间,林公初次离开木兰山。宫中的太监和行为不端的僧人煽动迷惑,他因直言不讳被投入监狱并流放到边关。在孝宗时代,他执掌云南的宪政,焚烧佛像和珍贵的宝物进入京城及其周边地区。在千厓孟密,他畏惧天威,被任命为湖湘的司法官并迅速归来。在木兰山下,他戴着白纶巾度过了五年,被皇帝起用为重要的江防大臣。他的名声与四位君子齐名,世人都知道他是扬州的一位杰出人物。在西江设立官署,上书请求禁止吴王的叛逆行为。他辞去官印十年后退休,成为木兰山下的客人。西征的诏书从天而降,白发苍苍的令公依然壮志凌云。蓝鄢直视敌人的巢穴,豺狼未灭令他心痛。在江津再次胜利后不接受赏赐,回首木兰山下整理烟桨。刘濞窥视关隘的恶行已成,谁是剧孟,谁是袁盎。当今皇帝即位寻求老成持重的人,他入朝执掌国家的禁令,引用经典。有权势的家族和亲戚畏惧如虎,他请求退休并辞去宫门。他一生三次出仕又三次退休,半生在木兰山下弄烟水。仰天长啸,挥毫写下万叠云霞落在洁白的纸上。壶公山高耸入云,长者陂寒冷水不波。孤鸿深远,白马皎洁,思念公而不得见,将如何是好。潘君爱画世间无双,百年的元气都在这笔下。愿君珍藏之,藏于石室,再拜贞观年间的魏公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林公一生的经历和他在政治、军事上的贡献,以及他退休后的生活。诗中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林公的忠诚、正直和壮志未酬的悲壮。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林公的深切怀念和对他高尚品质的赞美。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