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白鹿书院和王元善侍御韵二首

· 苏葵
邹鲁丘墟几百年,仲舒起在退之先。 时逢叔季成何世,运到舂陵又一天。 贯道桥横泉汩汩,勘书台古草芊芊。 鹭车不为看山到,欲引斯文一脉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邹鲁: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 丘墟:废墟,荒地。
  • 仲舒:董仲舒,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退之:韩愈的字,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 叔季:指国家衰乱将亡的年代。
  • 舂陵:地名。
  • 汩汩(gǔ gǔ):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 芊芊(qiān qiān):草木茂盛的样子。
  • 鹭车:古代车名,以鹭羽为饰,作为使者的乘舆,这里指使者的车驾。

翻译

邹鲁之地已荒废了几百年,董仲舒兴起在韩愈之前。 如今正逢国家衰乱将亡的年代,运势到了舂陵又是新的一番景象。 贯道桥横跨,泉水汩汩流淌,勘书台古老,绿草茂盛。 使者的车驾不是为了观赏山水而来,而是想要传承这一脉斯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期望。诗的开头提到邹鲁之地的荒废以及董仲舒和韩愈,暗示了文化传统的兴衰。中间两句描述了当前的时代状况以及舂陵的新变化。最后两句通过描写贯道桥和勘书台的景象,引出使者车驾的到来,强调其目的是传承斯文,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文化的珍视和对传承的责任感。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