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 苏仲
萤火能自照,不过乘幽阴。 鹪鹩共翱翔,不过守榆林。 操舟泛溪曲,岂知沧海深。 蹑足登邱陵,其如泰山岑。 初逢辽东豕,大笑长歌吟。 及闻井底蛙,乃识么么心。 茫茫天宇阔,何者非胸襟。 偶然集丝粟,未足誇蹄涔。 桔槔逢大旱,能如沛甘霖。 章亥步九垓,不□尺与寻。 列仙赏珠树,岂但桃花浔。 周公与仲尼,耿耿千载钦。 仲尼不自圣,周公不自任。 后世大树翁,仰止飞丹忱。 寄语怀古人,有酒长自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鹪鹩(jiāo liáo):一种小型鸣禽,善于筑巢,取细枝及草茎编织成圆球状的巢。
  • 岑(cén):小而高的山。
  • 辽东豕(shǐ):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 么(yāo)么心:指微不足道的想法或心愿。
  • 桔槔(jié gāo):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
  • 涔(cén):连续下雨,积水成涝。
  • 垓(gāi):荒远之地,一方广大区域。
  • 牾(wǔ):这里似乎存在一定的错讹或不完整之处,按照上下文推测,或许应是一个表示否定或防止某种情况发生的字。但仅从此处文字难以确切判断具体为何字。

翻译

萤火虫只能照亮自己,不过是趁着阴暗之处。鹪鹩一起飞翔,不过是守着榆林。驾着船在溪流曲折处行驶,哪里知道沧海的深邃。踮着脚登上小丘陵,哪里知道泰山的高峻。刚开始遇到辽东豕,就大笑起来放声高歌吟唱。等到听闻井底之蛙,才明白那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心思。茫茫的天地广阔,什么不能成为人的胸襟呢?偶然收集到一些丝粟,不足以夸赞那一点点积水。桔槔在大旱之时,能如同降下充沛的甘霖。章亥步行走遍广大的地方,不被尺与寻所限制。列位神仙欣赏珠树,哪里只是在桃花浔呢。周公与仲尼,令人敬仰千年。仲尼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周公不认为自己能胜任一切。后世的有志向的人,敬仰他们并怀着赤诚之心。寄语怀念古人,有酒就自己长久地斟饮。

赏析

这首诗以多种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萤火虫、鹪鹩、操舟者、蹑足者等形象,揭示了人们在认知和境界上的局限性,同时又以沧海、泰山、桔槔等形象,展现了广阔的世界和伟大的力量。诗人通过对辽东豕、井底蛙的描述,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心胸狭窄的人。接着,诗中提到周公和仲尼,对他们的品德和智慧表示钦佩,强调了他们的谦逊和不自满。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之情,并以有酒自斟的方式,传达出一种豁达和自在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语言简洁而生动,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