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太宰杨公赴召
注释
- 象德:谓象征德行。
- 家声:家族世传的声名美誉。
- 登贤:选用贤能。
- 国论: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主张。
- 泰应:泰卦所应,象征亨通、安宁。(“泰”,读音:tài)
- 世运:时代盛衰治乱的气运。
- 渊衷:渊深的胸怀。衷,内心。
- 听履:指帝王接近臣子,以便听取意见。
- 星辰切:形容对帝王的忠诚和敬畏如同对星辰般热切。
- 持衡:保持平衡,公平处事。
- 水鉴:以水为镜,喻明察。
- 构堂:构建堂屋,比喻建立重要的事业或机构。
- 柱石:比喻担当重任的人。
- 补衮: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衮”,读音:gǔn)
- 山虫:借指雉,为“鸟篆”之“鸟”,“鸟篆”为篆书的一种,此处用山虫借指有才华的人能够为帝王补救规谏过失。
- 熙洽:清明和乐;安乐和睦。
- 隆殷祚:使殷商的国运兴隆。这里借殷商的国运兴隆来表达国家繁荣昌盛。
-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
- 达舜聪:能够像舜一样明察。
- 平章:商量处理。
- 峻绝:高超卓绝。
- 群工:众臣百官。
- 霖雨:连绵大雨,后比喻济世泽民。
- 舆望:众人的愿望。
- 丹青: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这里指绘画,借指为国家做出的功绩能够被记录下来。
- 肖祖风:像先祖的风范。
- 练达: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
- 清忠:清正忠诚。
- 播物:传播万物,寓意广泛施惠。
- 鸿钧:指大自然的元气,也泛指大化。(“鸿”,读音:hóng)
- 抡材:选拔人才。
- 杞梓:杞和梓,两种优质的木材,比喻优秀的人才。(“杞”,读音:qǐ;“梓”,读音:zǐ)
- 山涛:西晋时期名士、官员,以善于举荐人才闻名。
- 王旦:北宋名相,为人宽厚,多引荐贤士,却从不自夸。
- 猷告:谋略与禀告。
- 宁闻外:岂能被外人得知,意为机密。
- 谟询:谋划与咨询。
- 待折中:等待取其中正合适的。
- 正容:使容颜仪态端庄。
- 亡憸侧:没有邪僻之态。(“憸”,读音:xiān)
- 轸虑:深深忧虑。
- 瘝痌:病痛,疾苦。(“瘝”,读音:guān;“痌”,读音:tōng)
翻译
(杨公)具有高尚的品德,家族的声誉传扬久远,他被选用贤能,其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公正。泰卦所应的亨通安宁之象,应合了时代的气运,圣上也早已了解他那渊深的胸怀。他忠心耿耿地接近帝王,积极进言,就如同对星辰般热切,他秉持公平,如同以水为镜般明察秋毫。构建堂屋需要柱石般的重要人物,而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也需要有才华的人,杨公就是这样的人。天下清明和乐,国家繁荣昌盛,他的见解独到能够像舜一样明察。他商量处理国家大事,使四海都能公平有序,他的高超才能在众多大臣中出类拔萃。他的济世泽民之德深受众人敬仰,他的功绩如丹青所绘,像先祖的风范一样。历经四朝,他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始终保持着清正忠诚的气节。他广泛施惠,如大自然的元气般滋养万物,选拔人才,众多优秀人才得以被任用。他像山涛一样善于举荐人才,又像王旦一样从不居功自傲。他的谋略与禀告极为机密,他的谋划与咨询都等待着选取最合适的方案。他仪态端庄,没有邪僻之态,深深忧虑着百姓的疾苦。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为他设宴送行,京城地区正值丰收之年。众人都期待着有才能的人聚集,如《周雅》中所歌颂的梧桐吸引着凤凰。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为奉送太宰杨公赴召而作,对杨公的品德、才能和功绩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如以象德、登贤、听履、持衡等词语来表现杨公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以泰应占世运、圣巳识渊衷来强调杨公的重要地位和圣上对他的赏识,以构堂资柱石、补衮藉山虫来形容杨公在国家建设和帝王规谏方面的重要作用,以霖雨收舆望、丹青肖祖风来赞美杨公的济世泽民之德和像先祖一样的风范,以山涛能荐士、王旦不言功来比拟杨公的善于举荐人才和不居功自傲的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对仗工整,富有韵律感,充分展现了严嵩的文学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杨公的敬仰和祝福之情。
严嵩
严嵩的其他作品
- 《 赠别汝湖学士 》 —— [ 明 ] 严嵩
- 《 赐游小山并金海泛舟至广寒殿诗八首清虚殿 》 —— [ 明 ] 严嵩
- 《 晚秋时菊盛开复有红葵一株作花次韵俨山学士 》 —— [ 明 ] 严嵩
- 《 香山寺来青轩题 》 —— [ 明 ] 严嵩
- 《 早春送孙志高编修南还 》 —— [ 明 ] 严嵩
- 《 经筵进讲毕还至国庠会寮属诸生听讲 》 —— [ 明 ] 严嵩
- 《 初入铨曹 》 —— [ 明 ] 严嵩
- 《 恭纪恩赐诗赐玲珑雕花玉带 》 —— [ 明 ] 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