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彭峒绝顶

绝顶登临日渐曛,僧归林外触烟氛。 千峰低揖如迎客,一寺高标半宿云。 海障晴霞光濯锦,树来倦鸟影成群。 山灵许我尘喧避,不断泉声饱听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峒(dòng):山名。
  • 曛(xūn):落日的余光。
  • 揖(yī):拱手行礼,这里指山峰像人一样行礼,表示欢迎。
  • 宿(sù):夜晚。
  • 濯(zhuó)锦:本指成都的锦江,这里形容霞光映照下的海面如锦缎般美丽。

翻译

登上彭峒山的顶峰时,太阳渐渐西沉,天色渐暗。僧人从林中归来,身影触动了山间的烟雾。千座山峰谦卑地拱手,如同欢迎客人一般。一座寺庙高高耸立,有一半隐没在夜晚的云层之中。海面的屏障在晴光下如霞光中的锦缎,树上归来的倦鸟身影成群。山神允许我躲避尘世的喧嚣,让我尽情聆听那不断的泉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彭峒绝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诗的首联通过“日渐曛”和“触烟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颔联中“千峰低揖如迎客”形象地表现出山峰的姿态,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一寺高标半宿云”则突出了寺庙的高耸和神秘。颈联的“海障晴霞光濯锦”描写了霞光映照下海面的美丽,“树来倦鸟影成群”展现了归巢鸟儿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山水之间寻求宁静、躲避尘世喧嚣的愿望,以及对泉声的喜爱。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台明

苏台明,字尧阶,号梅赓。东莞人。球子。诸生。明季钦授军前监纪推官。事见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二三。 ► 2篇诗文

苏台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