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惶恐滩

· 苏葵
惶恐滩高浪花白,舳舻移傍滩头石。石牙欲齿著足难,进寸惟愁还退尺。 樯危欲折百丈牵,背后巉岩如剑戟。虫缘蚁走较后先,行人虽忙忙不得。 莫惶恐,惶恐将何为,人间道路恒岖崎。龙门三峡甚于此,善鼓柁者持其危。 人生虑患固欲深,我恐过虑翻成痴。莫将卮酒向滩酬,山神岂为行人私。 平生颇负儒者勇,每过滩头不惶恐。时从篷底守心斋,閒向船头张眼孔。 水禽沙鸟并撩诗,乘醉狂吟两肩耸。忽然一山江水平,滩北滩南息汹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舳舻(zhú lú):指首尾衔接的船只。
  • 石牙:形状像牙齿的石头。
  • 巉岩(chán yán):高而险的山岩。
  • 柁(tuó):船舵。
  • 卮酒(zhī jiǔ):一杯酒。

翻译

惶恐滩的浪涛高高涌起,浪花洁白,船只移动靠近滩头的石头。石头形状如牙齿,落脚艰难,每前进一寸都担心会退后一尺。 桅杆似乎要折断,需要百丈绳索牵拉,背后的高险山岩像剑戟一般。虫子沿着蚁迹争先前行,行人虽然匆忙却也无法快速通过。 不要惶恐,惶恐又有什么用呢,人间的道路本来就常常崎岖不平。龙门三峡比这里还要艰险,善于掌舵的人能掌控危险。 人生考虑忧患固然应该深刻,但我担心过度忧虑反而会变得痴傻。不要向滩头献上一杯酒,山神难道会为行人徇私吗? 我平生颇有儒者的勇气,每次经过滩头都不惶恐。时常在船篷底下坚守内心的平静,闲暇时在船头放眼远望。 水鸟和沙鸟都能激发我的诗兴,乘着醉意狂吟,双肩高耸。忽然有一座山出现,江水变得平静,滩北滩南的汹涌波涛也平息了。

赏析

这首诗以过惶恐滩为主题,描绘了滩头的艰险景象以及作者的思考和态度。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惶恐滩的浪涛、石牙、巉岩等的描写,展现了其险峻难行的特点,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道路崎岖的认识,认为龙门三峡比惶恐滩更为艰险,但强调善于应对危险的重要性。同时,作者也提醒自己不要过度忧虑,要保持冷静和勇气。后半部分则着重描写了作者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他以儒者的勇气面对惶恐滩,在船篷下守心斋,在船头张眼孔,体现了他的从容和淡定。最后,诗以江水忽然平静,波涛平息作结,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