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二首

· 苏葵
老夫非是爱闲言,膏火怜渠谩自煎。 汉史偶观方技传,南华深契达生篇。 贤愚贵贱真同尽,才辨聪明不要全。 几个孟郊鸣未了,老夫非是爱闲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膏火(gāo huǒ):灯火。常借指供读书用的灯油。比喻夜间工作的费用(多指自费读书)。
  • (màn):徒然,白白地。
  • 方技传:史书为医术、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专家所立的传记。
  • 南华:《南华经》的省称,《南华经》本名《庄子》,这里指《庄子》中的思想。
  • 深契:深深契合。
  • 达生篇:《庄子》中的一篇,主要讨论养生、全生的道理。

翻译

我这个老头子并不是喜爱说些闲话,只是怜惜那读书之人在灯火下白白地煎熬自己。偶然读汉代史书的方技传,深深契合《庄子》中达生篇的思想。不论贤愚贵贱最终都会走向尽头,才华和聪明也不一定要追求完备齐全。有几个像孟郊那样苦吟的人声音还未停歇,我这个老头子并不是喜爱说些闲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诗中提到对读书人的怜惜,体现了对努力追求知识的人的理解和同情。通过阅读史书和《庄子》,诗人对人生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为无论是贤能还是愚笨,富贵还是贫贱,最终都将走向相同的结局,因此不必过分追求才华和聪明的完备。诗的最后提到像孟郊那样苦吟的人,也许是在暗示人们在追求某些东西时的执着和艰辛。整首诗语言平实,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人在阅读后不禁对人生进行反思。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