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芙蓉:木莲,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代生长芙蓉的地方。
- 涧花:山涧中的花。
- 松子:松树的果实。
- 草屦(jù):草鞋。
- 堪嗟:令人叹息。
- 严子濑:严光隐居垂钓的地方,严光,字子陵,东汉初隐士。这里用严子濑喻指徐秀才的隐居之地。
- 黑羊裘:用黑羊皮做成的衣服。《后汉书·严光传》记载,严光披着羊皮袄在泽中垂钓。这里借指隐逸者的简朴生活。
翻译
长久地居住在芙蓉生长的地方旁边,前方的山却很少去游玩。 山涧中的花早晨也会去采摘,松子要到晚上才去收取。 因为有人而拿出草鞋,鸟儿的叫声因为有客而显得清幽。 令人叹息的是那严子濑般的地方,徒然只有像严光那样的黑羊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所居之地的景象以及一种隐逸的生活情境。诗中通过描写居住环境、日常活动和周围的自然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久住芙蓉侧,前山竟少游”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与对未充分探索之地的遗憾。“涧花朝亦采,松子晚方收”体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相处。“草屦因人出,禽声为客幽”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草鞋因有人出行而拿出,鸟儿的叫声因有客而更显幽静。最后两句“堪嗟严子濑,徒有黑羊裘”,用严子濑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某种感慨,或许是对其简朴与孤独的一种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透露出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独特感受。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罗浮道中 》 —— [ 明 ] 释今无
- 《 送沈存西归浙 》 —— [ 明 ] 释今无
- 《 癸丑仲春梅长道兄洁诚拨置家缘入海幢将一月修建大悲宝忏深念众生以无明业垢妄造种种能一念回光可以薄宿愆而植新种用是恳祷上及父母下逮亲串凡在梅公相敬相爱之中则以真诚感格仰求拯拔夫舍资财作佛事人或不少舍资财而能洁身洁念则甚少也能洁身洁念时或不少能深知一念回光可以消殒业垢又能扩充其量上及父母下逮亲串此非自信之笃其能如是乎士夫家以理解恃聪明不信有此忏业消垢之事然念念腾腾岂他人哉此固不足与俗人言也梅兄当自信之耳 》 —— [ 明 ] 释今无
- 《 寿邝檗庵 》 —— [ 明 ] 释今无
- 《 罗浮红鸟 》 —— [ 明 ] 释今无
- 《 白衣庵新居 》 —— [ 明 ] 释今无
- 《 朱孔晖澹归俗婿也来自武林时澹归与予度夏海幢孔晖因从予品戒于其归送诗三章 》 —— [ 明 ] 释今无
- 《 贺雷峰新监院见公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