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朱镇山中丞巡抚山东

青春琼树丽彤庭,玉斧登台鬓未星。 日近泰山多晓色,风行东海少尘冥。 得年不用移齐粟,考牧还闻颂鲁绹。 镇抚正资清静理,片言肯向盖公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树:形容树木的美好。读音:(qióng shù)
  • 彤庭:指皇宫。读音:(tóng tíng)
  • 玉斧:在这里借指朱镇山,有赞其有大才的意思。
  • :这里指头发变白。
  • 尘冥:尘埃和昏暗,喻指污浊。读音:(chén míng)
  • 齐粟:典出《晏子春秋·杂下》,后用为咏下级受到上级赏赐之典。
  • 鲁绹(táo):指鲁国的畜牧之事,此处用于称赞地方治理得当。
  • 镇抚:安抚。
  • 清静理:指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

翻译

青春年华的美好树木挺立在华丽的皇宫,朱镇山凭借出众才能登上高位,双鬓还未斑白。泰山附近的黎明时分天色格外明亮,东海之滨风的吹拂使得空气清新,少有污浊。您年富力强,无需依靠上级的赏赐,考察地方畜牧情况还能听到对您如颂鲁国畜牧治理般的赞扬。您安抚地方正是依靠清静无为的治理理念,只言片语也肯到盖公厅倾听建议。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朱镇山中丞的,对他巡抚山东的功绩进行了赞美。诗的首联通过描绘青春的美好树木和朱镇山的年轻有为,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颔联描写泰山附近的景色和东海的风,暗示朱镇山的治理使得地方环境美好。颈联提到朱镇山年富力强且治理有方,不需要依赖赏赐,并且在畜牧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尾联强调他以清静无为的理念治理地方,善于倾听建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朱镇山的赞扬,表达了对他治理能力的肯定和对地方繁荣的期望。

罗洪先

罗洪先

明江西吉水人,字达夫,号念庵。罗循子。嘉靖八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寻告归。十八年召拜春坊左赞善,疏请预定东宫朝仪,忤旨罢为民。卒后,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谥文恭,一说文庄。私淑王守仁,宗“致良知”之说,而有所修正。足迹所历甚广,注重考察,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算数诸学,无不穷究。有《冬游记》、《念庵集》等。 ► 7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