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何谢二子罗汉寺

寒催归思欲辞君,去去临歧不忍分。 言向同心那有尽,酒当垂别自难醺。 岸边斑竹初收雨,江上青山已散云。 此地知君重往过,定攀庭树忆离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重别:再次告别。 临歧(lín qí):指在岔路口,古人送行常在岔路口分别。 (xūn):醉,这里指喝酒达到一定的快意境界。 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

翻译

寒冷的天气催促着归家的思绪,我想要辞别你们,到了分别的岔路口,实在不忍心分开。 对知心之人说话,哪儿有说尽的时候呢,在即将分别之时,喝酒也难以让人畅快沉醉。 岸边的斑竹刚刚停止了淋雨,江面上的青山周围已经散开了云雾。 这个地方知道你们会再次前往经过,我一定会攀着庭院中的树木回忆起离别的众人。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与何谢二子在罗汉寺的重别展开,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诗的首联通过“寒催归思”点明了分别的时节和背景,同时“欲辞君”“不忍分”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友人的不舍。颔联进一步强调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言向同心那有尽”体现了彼此间的默契和无尽的话题,“酒当垂别自难醺”则描绘出了分别时的沉重心情,即使饮酒也无法缓解。颈联以景衬情,“岸边斑竹初收雨,江上青山已散云”,雨后初晴的景象为分别增添了一份凄清之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设想友人再次经过此地时的情景,“定攀庭树忆离群”,表现出诗人对这段情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将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罗洪先

罗洪先

明江西吉水人,字达夫,号念庵。罗循子。嘉靖八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寻告归。十八年召拜春坊左赞善,疏请预定东宫朝仪,忤旨罢为民。卒后,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谥文恭,一说文庄。私淑王守仁,宗“致良知”之说,而有所修正。足迹所历甚广,注重考察,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算数诸学,无不穷究。有《冬游记》、《念庵集》等。 ► 7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