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视篆(shì zhuàn):掌印视事。篆,官印。
- 藻鉴(zǎo jiàn):品藻和鉴别(人才)。
- 蓬瀛(péng yíng):蓬莱和瀛洲。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泛指仙境。
- 钟阜(zhōng fù):指南京东北的钟山。
- 澄江(chéng jiāng):清澈的江水。
- 问讯(wèn xùn):问候。
翻译
在北门的学士身份高贵如金莲,在南国的佳人气质如玉树般清新。在艺苑中,文章如同悬挂着的明镜,用于品藻鉴别;那仙都的楼阁仿佛居住在蓬莱瀛洲般的仙境中。钩起帘子,钟阜山在窗中显得很近;对着美酒,澄江之外的鸟儿显得格外明朗。在那玉亭的修竹里问候一声,向来我才疏学浅,惭愧自己能在此处题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写给华学士的,诗中描绘了华学士的高贵身份和出众才华,以及所处环境的优美和超凡脱俗。诗的首联通过“北门学士金莲贵,南国佳人玉树清”,以金莲和玉树作比,表现出华学士的尊贵和气质的清新。颔联“艺苑文章悬藻鉴,仙都楼阁住蓬瀛”强调了华学士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和他所居住环境的如仙境般美好。颈联“钩帘钟阜窗中近,对酒澄江鸟外明”通过描写窗外的景色,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幽和美好。尾联“问讯玉亭修竹里,向来虚薄愧题名”,严嵩表达了自己的谦逊,认为自己才疏学浅,对能与华学士有所关联而感到惭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华学士的赞美和对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高雅的情趣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