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望极:极目远望,一直望到尽头。
- 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 柘(zhè):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可以喂蚕。
- 砧(zhēn):捣衣石,这里“闻砧”代指听到捣衣的声音。古时妇女多在秋天为远行的亲人捣衣制衣。
翻译
极目远望,那片古老的树林模糊难辨,曲折蜿蜒的溪流港汊好像难以找寻。荻芦的花重重叠叠,此时寒霜刚刚落下;桑柘树的阴影缓缓移动,月亮还没有沉落。心中满是离别的愁恨,虽贪恋那解愁的美酒;在这送寒衣的时节,最怕听到那捣衣的声音。在夜里行船,山上飘来的山歌情意悠悠,那歌声仿佛说尽了游子渴望还家的一片真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乌镇夜晚的独特景象。开篇通过对模糊古树林和难寻的弯弯溪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颔联细腻地刻画了秋夜乌镇的自然景致,荻芦花因霜重而低垂,桑柘树影在月光下移动,画面清幽宁静又带有一丝秋的寒意。颈联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借“恋酒”“怕闻砧”表达了浓郁的思乡和离恨之情。尾联以山歌声作为寄托,将游子渴望还家的心情推向高潮,在悠远的山歌里,传达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在描绘乌镇夜景的同时,尽情抒发了心中的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