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贡进士三山王士奇大父母挽诗二首

良玉堪瑚琏,宏材中栋梁。 云衢淹素志,旅梦熟黄粱。 书阁芸香散,吟坛草色荒。 贤孙高擢第,应是庆源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乡贡进士:明代科举制度中,由地方选拔推荐参加会试的士子。
  • 三山:地名,今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
  • 王士奇:人名,诗中提到的乡贡进士。
  • 大父母:指祖父母。
  • 良玉:优质的玉石,比喻人才。
  •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食物的器具,比喻重要的人才。
  • 宏材:大才,指才能卓越。
  • 栋梁:房屋的大梁,比喻国家的重臣或重要人物。
  • 云衢:天空中的大道,比喻仕途。
  • 素志:平素的志向。
  • 旅梦熟黄粱:比喻虚幻的梦境,出自《庄子·外物》中的黄粱梦故事。
  • 书阁:藏书的地方。
  • 芸香:一种香草,常用来熏书以防虫蛀。
  • 吟坛:诗坛,指诗人聚集创作的地方。
  • 草色荒:草色荒芜,比喻诗坛的衰落。
  • 贤孙:指王士奇,因其为乡贡进士,故称贤孙。
  • 高擢第:指科举考试中取得高名次。
  • 庆源长:指家族的福祉和荣耀源远流长。

翻译

像优质的玉石一样,你足以成为国家的重要人才,你的才能卓越,堪当国家的栋梁。 虽然你在仕途上暂时停滞了你的志向,但你的梦境却熟悉了那虚幻的黄粱梦。 藏书的地方,芸香的香气已经散去,诗坛上的草色也已荒芜。 你的贤孙王士奇在科举中取得了高名次,这应该是你家族福祉和荣耀源远流长的体现。

赏析

这首诗是对王士奇祖父母的挽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王士奇祖父母的高度评价和对王士奇科举成功的祝贺。诗中“良玉堪瑚琏,宏材中栋梁”赞美了祖父母的卓越才能和重要地位,而“贤孙高擢第,应是庆源长”则预示了家族的荣耀和福祉将因王士奇的成功而延续。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