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寅黄九成棘寺言怀亦用前韵

公余仰见白云飞,身外浮荣顿觉微。 世路风波随处险,天涯萍梗几时归。 乾坤举眼成何事,岁月无情易落晖。 况复元规尘满面,西风无地拂征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地支的第三位,这里指同僚。
  • 棘寺: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官场。
  • 浮荣:虚浮的荣华。
  • 萍梗:漂泊无定的状态。
  • 乾坤:天地。
  • 元规:原指古代用来画圆的工具,这里比喻规则、规范。
  • 征衣:出征将士穿的战衣。

翻译

在公务之余,我抬头看见白云飘飞,身外的虚浮荣华顿时觉得微不足道。世间的道路风波险恶,无论走到哪里都充满危险,就像天涯漂泊的萍梗,不知何时才能归家。抬头望向天地,我做了些什么呢?岁月无情,容易逝去,如同落日的余晖。何况还有繁琐的规则束缚着面庞,西风也无法吹拂到我征战的衣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公余仰见白云飞”一句,以白云自由飘飞的形象,反衬出作者对束缚的厌倦。“身外浮荣顿觉微”则直抒胸臆,表明作者对虚浮荣华的轻视。后两句通过对世路风波和天涯萍梗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