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清宫鹤归亭用赵松雪韵

揽衣一上鹤归亭,亭外奇峰晚更青。 无计可能医俗病,矢心期不愧山灵。 清音度曲莺啼树,碎影摇金月到庭。 欲拂瑶琴奏山水,子期已去复谁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揽衣:提起衣服的前襟。
  • 鹤归亭:亭名,可能指亭子高耸,如鹤归巢。
  • 奇峰:形状奇特的山峰。
  • 俗病:指世俗的烦恼和病态。
  • 矢心:发誓,下定决心。
  • 山灵:山中的神灵,也指山的精神。
  • 清音:清脆悦耳的声音。
  • 度曲:演奏曲子。
  • 碎影:破碎的影子,指月光下的树影。
  • 摇金:形容月光闪烁如金。
  • 瑶琴:古代一种美玉制成的琴,泛指美琴。
  • 子期:古代著名的琴师,这里指知音。

翻译

提起衣襟登上鹤归亭,亭外的奇特山峰在傍晚显得更加青翠。 没有方法能治愈世俗的烦恼,但我发誓不辜负山中的神灵。 清脆的乐音在树间演奏,如莺啼般悦耳,月光下的树影摇曳生辉。 想要用瑶琴弹奏山水之曲,但知音子期已逝,还有谁会聆听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登亭观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奇峰晚更青”描绘了山峰在傍晚的静谧与美丽,而“无计可能医俗病”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后两句以音乐和月光为背景,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以“子期已去复谁听”作结,流露出对知音难寻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