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仙图为栗之题

不见升天翼,冷然解御风。 当时观水趣,可与仲尼同。 七贤何代士,同作过关人。 或是逃名者,联翩起避秦。 东海如清浅,蟠桃更熟无。 谁于天际路,飞舄见双凫。 仙奕心难静,经年事手谈。 倚门千古恨,谁似烂柯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御风:驾驭风的意思。
  • 仲尼:孔子的字,这里指孔子。
  • 七贤:指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七位文人。
  • 过关人:指通过某种考验或难关的人。
  • 逃名者:逃避名声的人。
  • 联翩:连续不断的样子。
  • 避秦:逃避秦朝的暴政,这里比喻逃避现实。
  • 蟠桃:神话中的仙桃,传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 飞舄:飞翔的鞋子,仙人的交通工具。
  • 双凫:一对野鸭,这里指仙人的坐骑。
  • 仙奕:指仙人下棋。
  • 手谈:下棋。
  • 烂柯:传说中的仙人,因观棋烂了斧柄而得名。

翻译

不见那升天的翅膀,却能冷然驾驭风飞行。 当时观察水的乐趣,可以与孔子相同。 七贤是哪一代的士人,一同作为过关的人。 或许是为了逃避名声,连续不断地起身逃避现实。 东海变得清澈浅显,蟠桃再次成熟了吗? 在天际的路上,谁会飞翔见到一双野鸭。 仙人下棋心难以平静,经年累月地专注于手谈。 倚门千古的遗憾,谁又能像烂柯那样憨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比仙人与凡人的生活,表达了对于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如蟠桃、飞舄、烂柯等,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时,通过对七贤、仲尼等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对于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继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脱。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