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

愧是忠良一派孙,笔锋常欲讨无君。 不忘祖武思绳处,第一当从此地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篁墩(huáng dūn):地名,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
  • 晋循吏:晋代的循良官员。
  • 陈忠臣:晋代的一位忠良官员。
  • 翰长:对文翰之士的尊称。
  • 镜川先生: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官员。
  • 十绝:指十首绝句诗。
  • 愧是: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配或不够格。
  • 忠良:忠诚善良。
  • 一派孙:一脉相承的后代。
  • 笔锋:比喻诗文犀利有力的风格。
  • 讨无君:指责或批评不忠于君主的行为。
  • 祖武:祖先的武功或业绩。
  • 思绳: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
  • 此地:指篁墩。

翻译

我作为忠良之后,感到惭愧,我的笔锋常常想要批评那些不忠于君主的人。我时刻不忘祖先的业绩,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而这个地方——篁墩,是我首先要讨论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程敏政作为忠良后代的自谦与责任感。他以笔为剑,意在批评不忠之行,同时深思如何继承祖先的忠诚与业绩。诗中“愧是忠良一派孙”一句,既体现了作者的自谦,也彰显了他对家族传统的自豪。末句“第一当从此地论”,则强调了篁墩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暗示了此地与家族历史的深厚联系。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家族荣誉的珍视和对忠诚精神的传承。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