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良孔雀
黄芦萧萧石齿齿,泷水有声松有子。
西风原野窅无人,越鸟西来碧山趾。
一雌刷羽升树颠,一雄举武如相怜。
笙竽唱和白日静,金翠照耀秋江鲜。
尚方不受珍禽贡,饮啄随时度春梦。
水凫山鸽亦欣然,网户弋人空目送。
此图何来真绝奇,轻缣簌簌含风漪。
林生家住南海上,见惯落笔无差池。
同乡柱史画山积,分赠王孙比双璧。
锦屏映日气如生,绣服盘云尾相射。
林生久辍供奉班,王孙不欣桃李颜。
摩挲水墨赋长句,淮阳昼永棠阴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泷水:此处指水流声。
- 窅:深远。
- 武:步伐。
- 笙竽:古代的两种乐器,此处指孔雀的叫声。
- 尚方:古代官署名,掌管制造、供应帝王所用器物。
- 弋人:射鸟的人。
- 缣:细绢。
- 簌簌:形容细绢摩擦声。
- 差池:差错。
- 柱史:古代官名,此处指同乡的官员。
- 璧:古代玉器,圆形,中间有孔。
- 摩挲:用手轻轻抚摸。
翻译
黄芦在风中萧萧作响,石头的边缘清晰可见,泷水潺潺,松树结出了果实。西风在原野上吹过,深远无人,越鸟从西边飞来,落在碧山的脚下。一只雌孔雀正在树上梳理羽毛,另一只雄孔雀步伐轻盈,仿佛在怜爱地注视着她。它们的叫声和谐,如同笙竽合奏,白日里显得格外宁静,金色的羽毛在秋江的映衬下更加鲜艳。这些珍禽并未被尚方所接受,它们自由地饮啄,仿佛在梦中度过春天。水中的野鸭和山中的鸽子也显得欣然自得,而射鸟的人只能空自目送。
这幅画为何如此绝妙,轻薄的细绢在风中轻轻摩擦,仿佛含着风中的涟漪。林生居住在南海边,见惯了这样的景象,落笔时毫无差错。同乡的柱史收藏了许多画作,他将这幅画赠给了王孙,比作双璧。锦屏在日光下映照,气息如生,绣服上的云纹与孔雀的尾羽相映成趣。林生已经很久没有在供奉班中,王孙也不再欣赏那些桃李般的容颜。他们轻轻抚摸着这幅水墨画,赋诗长句,淮阳的白天漫长,棠树的阴影下,他们悠闲地度过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原野上的孔雀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孔雀的优雅与自然的宁静。诗中“黄芦萧萧”、“泷水有声”等自然音响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孔雀的“笙竽唱和”与“金翠照耀”更是将孔雀的美丽与和谐表现得淋漓尽致。后文通过对画作的赞美和对林生、王孙的描写,展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艺术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无限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