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歌丰年

北过松萝门,孝子有先陇。 南望葆真山,忠肃起高冢。 更代今几年,不复薙荒茸。 考图还旧物,据史得芳踵。 勉哉忠孝心,邦人一倾竦。 尔知令君仁,宁知令君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萝门: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门。
  • 先陇:祖先的坟墓。
  • 葆真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忠肃:忠诚严肃,这里指忠于国家的人。
  • 高冢:高大的坟墓,指重要人物的墓地。
  • 薙荒茸:薙(tì),割草;荒茸,荒草。这里指清理荒草。
  • 考图:查阅地图或图册。
  • 旧物:原有的东西,这里指原有的土地或权益。
  • 芳踵:芳,美好;踵,跟随。这里指美好的事迹或传统。
  • 邦人:国家的人民。
  • 倾竦:竦(sǒng),肃立。这里指人民肃然起敬。

翻译

北行经过松萝门,那里有孝子的祖先之墓。 南望葆真山,忠臣的高大坟墓耸立。 时代更迭已有几年,不再有人清理那里的荒草。 查阅地图,追寻旧时的土地,依据历史,寻找美好的传统。 勉励你保持忠孝之心,国家的人民将会肃然起敬。 你知道令君的仁慈,可知道令君的勇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松萝门和葆真山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厚重和传统的价值。诗人通过对孝子和忠臣的坟墓的提及,强调了忠孝的重要性,并以此勉励令君保持这样的美德。诗中“考图还旧物,据史得芳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传统的追寻。最后两句则巧妙地提出了令君不仅仁慈而且勇敢的品质,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复杂性。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忠孝美德的推崇和对历史传统的尊重。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