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君时恭山居韵四首

春入池塘草色新,吟边鱼鸟觉情亲。 雨余涧水流花出,恍惚桃源洞里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池塘:指小型的水池。
  • 吟边:指吟诗作赋的旁边,即诗人的周围。
  • 鱼鸟:指水中的鱼和空中的鸟。
  • 雨余:雨后。
  • 涧水:山间流水的沟渠。
  • 恍惚:形容心神不定或神志不清。
  • 桃源洞: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理想之地,后泛指隐居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翻译

春天来临,池塘边的草色变得新鲜翠绿,吟诗作赋时,周围的鱼儿和鸟儿似乎也更加亲近。雨过天晴后,山涧的水流带着花瓣流出,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桃源洞中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居的清新景象,通过“春入池塘草色新”一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吟边鱼鸟觉情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感。后两句“雨余涧水流花出,恍惚桃源洞里人”则运用了比喻和想象,将雨后的山涧比作桃源洞,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