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乐为晋陵胡叔虞赋
落落妫公孙,远有叔虞子。
处世宁无才,平居不干仕。
一觞与一咏,顾我方乐只。
此身非草木,有生胡弗喜。
而况得为男,已历好年纪。
兴来鼓三终,所得亦云侈。
茫茫天地间,岂不解同是。
永日行畏途,沈酣未知止。
千载鹿裘翁,见取尼山氏。
长歌念伊人,迢遥隔州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落:形容人孤傲不群,超然物外。
- 妫公孙:指古代传说中的贤人,这里用作比喻。
- 叔虞子:指古代贤人叔虞的后代,这里用作比喻。
- 干仕:谋求官职。
- 觞:古代盛酒器。
- 乐只:快乐的样子。
- 草木:比喻无情无感。
- 三终:古代乐曲演奏完毕称为一终,三终即演奏了三次。
- 云侈:形容很多,丰富。
- 畏途:艰险的道路。
- 沈酣:沉醉。
- 鹿裘翁:指古代隐士,穿着简朴的鹿皮衣。
- 尼山氏:指孔子,因孔子出生于尼山。
- 迢遥:遥远。
翻译
孤傲的妫公孙,远有叔虞的后代。 虽处世未必无才,但平日不谋求官职。 一杯酒,一首诗,我正享受着快乐。 此身非无情草木,有生命怎能不欢喜。 何况身为男子,已过了美好的年纪。 兴致来时演奏三曲,所得已很丰富。 茫茫天地间,怎能不解同是此理。 整日行走在艰险的道路上,沉醉其中不知止境。 千载之后,穿着鹿皮衣的隐士,被孔子所见取。 长歌思念那人,却遥隔州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漠。诗中“落落妫公孙,远有叔虞子”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而“一觞与一咏,顾我方乐只”则展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快乐。通过对“畏途”和“沈酣”的对比,诗人在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和不满。最后,通过提及“鹿裘翁”和“尼山氏”,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