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和陶诗

· 童冀
下士困形役,至人得天游。 尸居一室间,心已历九州。 所以驱牛翁,不肯饮下流。 翩翩九苞凤,饮啄昆仑丘。 一飞下虞廷,再鸣止岐周。 瑞物不世出,安用罗网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士:指普通人。
  • 困形役:被形体所役使,指受物质生活束缚。
  • 至人: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 得天游: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世俗束缚。
  • 尸居:形容静止不动,如尸体一般。
  •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泛指全中国。
  • 驱牛翁:指古代传说中的神仙,能驱使牛。
  • 下流:低下的地方,这里指世俗之地。
  • 翩翩:形容动作轻快。
  • 九苞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 昆仑丘:神话中的仙山,位于西方。
  • 虞廷:古代传说中的地方,是凤凰的栖息地。
  • 岐周:周朝的发源地,这里指凤凰再次出现的地方。
  • 瑞物:吉祥的事物。
  • 罗网:捕捉鸟兽的网,这里比喻世俗的束缚。

翻译

普通人被物质生活所束缚,而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他们虽然静止不动,如同尸体一般居于一室之内,但心却已经游历了整个中国。因此,像驱牛翁这样的神仙,不愿意停留在世俗之地。轻盈飞翔的九苞凤,在昆仑山丘上自由地吃喝。它一次飞翔降落在虞廷,再次鸣叫时停留在岐周。这些吉祥的事物不是世间常有的,又何必用世俗的束缚去追求它们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普通人受物质束缚与至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中运用了驱牛翁、九苞凤等神话元素,以及昆仑丘、虞廷、岐周等地名,构建了一个超脱现实的理想世界。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于世俗束缚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童冀

明浙江金华人,字中州。洪武时征入书馆。与宋濂、姚广孝等相唱和。出为全州教官,官至北平教授。以罪死。有《尚絅斋集》。 ► 3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