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妓
魏公好色不知足,爱子已为张绣戮。归来不悔旧时差,临河更把高台筑。
台上美人如万花,日日歌管声諠哗。老瞒自欲比西伯,内则何似周王家。
当时美人浪自许,各逞新妆奉新主。岂徒媚惑令主昏,冶容诲淫吾不与。
君不见邺中长想二乔来,有心不到黄公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魏公:指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 张绣:东汉末年军阀,曾投降曹操后又反叛,杀死曹操的儿子曹昂。
- 高台:指曹操所建的铜雀台。
- 老瞒:指曹操,此处用以讽刺其好色和权谋。
- 西伯:指周文王,古代贤君,此处用来对比曹操。
- 内则:指宫廷内部的管理和规范。
- 周王家:指周朝的宫廷,以贤德著称。
- 美人:指铜雀台上的歌舞女子。
- 新妆:指新的装扮或妆容。
- 媚惑:用美色迷惑。
- 冶容:指妖艳的容貌。
- 诲淫:引诱人淫乱。
- 邺中:指邺城,曹操的都城。
- 二乔:指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大乔和小乔。
- 黄公女:指黄承儿,曹操的妻子,此处用来对比曹操对其他美女的追求。
翻译
曹操好色不知满足,他的爱子已被张绣杀害。回到邺城后,他并未悔改过去的错误,反而在河边建造了更高的铜雀台。
台上美女如云,每日歌声和乐声喧哗。曹操自比周文王,但他的宫廷内政又怎能与周王家相比呢?
当时的美女们自以为能得到新主的宠爱,她们竞相展示新妆。这不仅仅是用美色迷惑君主,她们的妖艳容貌实际上是在引诱人淫乱,我对此不以为然。
你不见邺城中,曹操长久思念着二乔,他的心思已经不在他的妻子黄承儿身上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曹操好色和建铜雀台的描写,讽刺了其不知足和权谋的一面。诗中将曹操与周文王对比,突出了曹操的不足。同时,通过对铜雀台上美女的描写,批评了她们用美色迷惑君主的行为。最后,通过提及二乔和黄承儿,进一步揭示了曹操对美色的执着和对家庭的不忠。整首诗语言犀利,意境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曹操行为的批判和对道德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