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瓦瓮(wǎ wèng):瓦制的瓮,用于盛水或储存物品。
- 汉阴老圃:指古代传说中的汉阴丈人,他拒绝使用机械,坚持用传统方式耕作。
- 灵扃(líng jiōng):指心灵深处。
- 世路:人生的道路。
- 机心:机巧的心思,指世俗的算计和权谋。
- 狡兔:比喻狡猾的人。
- 三穴:比喻多处藏身之地,出自《战国策》,形容狡兔的狡猾。
- 痴鸠(chī jiū):指愚笨的鸠鸟。
- 投簪(tóu zān):比喻弃官归隐。
- 险巇(xiǎn xī):艰险崎岖。
翻译
我亲手携带着瓦瓮浇灌蔬菜,汉阴的老圃是我的老师。 我心灵深处的春意常存,对世间的机巧心思一无所知。 狡猾的兔子虽有三个藏身之地,却徒劳无功; 愚笨的鸠鸟甘愿守着一个危险的巢穴。 愿您暂且不要弃官归隐,坐镇于此,平息民风的艰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机巧的厌弃。诗中“瓦瓮浇蔬”和“汉阴老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农耕生活的尊重和学习,而“灵扃春意”与“世路机心”则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疏离。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陈太守的期望,希望他能继续为民服务,平息社会的动荡。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送樊掌教乃兄邦本归常山 》 —— [ 明 ] 黄仲昭
- 《 寿高都宪父母七十 》 —— [ 明 ] 黄仲昭
- 《 用同年林一中韵哭陈弘载佥宪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游仙岩亦用前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四景山水图 其三 渊明爱菊 》 —— [ 明 ] 黄仲昭
- 《 题画芹菜为李少参士元赋 其二 》 —— [ 明 ] 黄仲昭
- 《 同昭武刘太守王贰守万通守游西峰寺三首 》 —— [ 明 ] 黄仲昭
- 《 寿姊夫林君并姊氏七十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