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殿左僧舍下遵曲径仰见崖端高轩绝可舒瞩
僧房高下居,闭门秋色闲。
阳树挺幽径,阴崖仰层关。
周垣若涧底,疏翠当窗间。
窗中如有人,闻声杳难攀。
遥知纵目处,树杪见前湾。
白日山后没,好月湖中还。
念此来何时,使我舒心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树:向阳的树木。
- 阴崖:背阴的山崖。
- 层关:重叠的关口或关隘。
- 周垣:四周的围墙。
- 涧底:山涧的底部。
- 疏翠:稀疏的绿色,指窗外的树木。
- 杳:深远,不见踪影。
- 纵目:放眼远望。
- 树杪:树梢。
- 念此:想到这里。
翻译
僧人居住的房舍高低错落,门紧闭,秋色宁静。向阳的树木挺立在幽静的小径旁,背阴的山崖上层叠的关隘引人仰望。四周的围墙仿佛山涧的底部,稀疏的绿色树木正好在窗户之间。窗户中似乎有人,但听到声音却难以触及。远远地知道那放眼远望的地方,从树梢可以看到前方的海湾。白日从山后消失,美丽的月亮又从湖中升起。想到何时能来到这里,让我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僧舍周围的静谧秋景,通过对比阳树与阴崖、窗间疏翠与远处树杪的景致,展现了深邃而幽静的自然环境。诗中“窗中如有人,闻声杳难攀”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声音与视觉的对比,增强了诗的神秘感和空间感。结尾的“念此来何时,使我舒心颜”则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