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昭武刘太守高挥使诸公游万峰庵
乱山如聚米,独拥一峰高。
幽胜元无匹,登临岂惮劳。
千林澄霁色,万里见秋毫。
溪涨萦寒碧,松声殷怒涛。
人烟连郡郭,禾黍带林皋。
清世欣无警,丰年庆屡遭。
群公多暇豫,尊酒一游遨。
诗思惭予拙,兹来亦觉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本来,原本。
- 惮劳:害怕劳累。
- 澄霁:晴朗。
- 殷怒涛:形容松涛声如同怒涛般汹涌。
- 林皋:树林和沼泽地。
- 暇豫:悠闲安逸。
- 游遨:游玩。
翻译
群山如同聚集的米粒,唯独一座山峰高高耸立。这里的幽静和美丽无与伦比,登临其上又怎会害怕劳累呢?晴朗的天空下,千林万木清晰可见,连秋毫之末也能远望。溪水因涨水而环绕着寒冷的碧色,松涛声如同怒涛般汹涌。人烟与郡城相连,禾黍与林地相接。在这和平的时代,我们欣喜没有警报,丰年屡次到来。与各位公卿一同享受悠闲,举杯游玩。我的诗思虽然笨拙,但此次前来也感到豪情满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刘太守及高挥使等人在万峰庵游玩的情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愉悦的社会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幽静胜景的赞美和对和平丰年的喜悦。诗中“乱山如聚米,独拥一峰高”以夸张手法勾勒出山势的雄伟,“千林澄霁色,万里见秋毫”则展现了秋日的辽阔与清晰。后文通过对人烟、禾黍的描写,进一步以景抒情,展现了社会的安宁与繁荣。结尾处,作者自谦诗思拙劣,但仍难掩游玩时的豪情。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谢病得请口号四首 》 —— [ 明 ] 黄仲昭
- 《 寿弋阳黄宪使七十 》 —— [ 明 ] 黄仲昭
- 《 次陆宪长元日即时口和四首 其二 》 —— [ 明 ] 黄仲昭
- 《 效古十九首 其十六 》 —— [ 明 ] 黄仲昭
- 《 题仙溪陆世征活水亭次郡守丁石崖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夏太常竹送周翠渠知广德州 》 —— [ 明 ] 黄仲昭
- 《 雪夜归舟和周次玉太守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鲤湖纪游十首和先辈龚司训韵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