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坰墟(jiōng xū):郊野的废墟。
- 閒堂(xián táng):安静的堂屋。
- 饮醇(yǐn chún):饮酒。
- 读易(dú yì):读《易经》。
- 斑如(bān rú):形容书页因翻阅而变得斑驳。
- 落照(luò zhào):夕阳的余晖。
- 石室(shí shì):石砌的房间,常指藏书的地方。
翻译
白草覆盖着郊野的废墟,安静的堂屋是我隐居的地方。 闲来无事,饮酒作乐,专心致志地阅读《易经》,书页已斑驳。 山色在秋高气爽后显得格外高远,鸦声在夕阳余晖中渐渐消散。 南方有一间石砌的房间,将来会成为藏书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隐居图景。诗人通过对白草、坰墟、閒堂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远离尘嚣、静享生活的态度。诗中“饮醇无所事,读易到斑如”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也透露出对学问的深厚兴趣。结尾的“南中开石室,他日有藏书”则预示了诗人对未来文化传承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