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亢旱弥旬曲泉薛公精禋露祷霖雨应辰农望既欣道暍亦起诗以志喜
漫拟休琏戏广川,土龙泥鹤尽成捐。
风云忽送三更雨,庭院如鸣百道泉。
云汉于今无旱魃,甫田自古有丰年。
吾庐坐爱凉如洗,好续兰台赋䬃然。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夏五亢旱:夏季五月的严重干旱。
- 弥旬:满十天,指干旱持续时间长。
- 曲泉薛公:指薛公,曲泉为其名或号。
- 精禋:精心祭祀。
- 露祷:露天祈祷。
- 霖雨:连绵大雨。
- 应辰:应时。
- 农望:农民的期望。
- 道暍:道路上的热气。
- 休琏: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古代文人。
- 土龙泥鹤:用泥土制作的龙和鹤,古代用于求雨的仪式。
- 风云:自然界的气象变化。
- 云汉:银河,此处比喻天空。
- 旱魃:传说中的旱神。
- 甫田:大田,泛指农田。
- 兰台:古代官署名,也指文学作品的集子。
- 䬃然:形容风声,此处指凉爽的风。
翻译
原本以为这只是像休琏那样的文人戏言,用泥土制作的龙和鹤都已废弃。 突然间,风云变幻,三更时分送来了大雨,庭院中仿佛有百道泉水涌动。 如今的天空不再有旱神,大田自古以来就有丰收的年份。 我喜爱坐在凉爽如洗的屋子里,喜欢继续在兰台中创作,感受那凉爽的风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季五月久旱后突降甘霖的喜悦情景。诗中,“土龙泥鹤尽成捐”反映了古代求雨仪式的废弃,而“风云忽送三更雨”则生动描绘了雨夜的景象。后两句表达了雨后天空的宁静和农田的丰收希望,以及诗人内心的清凉与创作的愉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热爱。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
杨慎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予夏中卧病起已见落叶因取渊明诗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赋十章遣兴 》 —— [ 宋 ] 李彭
- 《 汪运干饷酒 》 —— [ 宋 ] 方岳
- 《 五月得雨稻苗尽立 》 —— [ 宋 ] 陆游
- 《 和陶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 —— [ 明 ] 李贤(原德)
- 《 病体畏寒仲夏之月纩衣未舍一雨初霁欣然就曝檐下时逢饥岁百忧入怀俯仰候物率尔咏言四首 》 —— [ 明 ] 黄省曾
- 《 从驾观承天护圣寺 》 —— [ 元 ] 宋褧
- 《 仲夏与诸同人游王园先至明复庵别业即与同往乘兴复至丰台分韵得诗五首 》 —— [ 清 ] 戴亨
- 《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 其六 》 —— [ 清 ] 陈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