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亭咏马

· 黄衷
刍原风日稍同群,楸里长嘶陇上闻。 老去霜蹄无一缺,瘦来龙骨尚三分。 銮声不度黄泥坂,鞭影将挥玉塞云。 只道品流非果下,天房谁信是星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刍原:喂牲口的草地。
  • 楸里:楸树下。
  • 长嘶:长声嘶鸣。
  • 霜蹄:指马蹄,因马蹄踏霜而得名。
  • 龙骨:指马的脊骨。
  • 銮声:指皇帝车驾上的铃声。
  • 黄泥坂:地名,这里指道路。
  • 鞭影:鞭子的影子,比喻鞭策或激励。
  • 玉塞:指边塞。
  • 品流:指马的品种和等级。
  • 果下:指马的步态。
  • 天房:指皇家马厩。
  • 星文:指马的毛色斑纹如星辰般美丽。

翻译

在喂牲口的草地上,风和日丽,它与同伴稍作同群, 在楸树下,它长声嘶鸣,声音在陇上都能听见。 年老的马蹄依旧完好无损,如霜般坚硬, 瘦削的脊骨仍保留着龙骨般的三分气势。 皇帝车驾的铃声不再经过黄泥坂, 鞭子的影子仿佛即将挥向边塞的云端。 只认为它的品种和等级不是普通的果下马, 谁又能相信,皇家马厩中的它,毛色斑纹竟如星辰般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匹老马的描绘,展现了其不凡的气度和高贵的血统。诗中“霜蹄无一缺”和“龙骨尚三分”突出了马的坚韧和力量,即使年老体瘦,依然保持着不凡的气势。后两句通过对比“品流非果下”和“天房是星文”,强调了这匹马的非凡品质和高贵出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老马的赞美和对高贵品质的追求。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