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役江乡言辞友生

· 杨慎
祗命向南渎,离群感西河。 英僚笃久要,同声鸣相和。 广筵开秩秩,飞爵引傞傞。 披云敷别藻,揆日促淹珂。 晨装摇朔易,夕驾极岷嶓。 旋轸陟驳原,击汰凌鸿波。 流澜玉轮汜,杳霭青城阿。 丹诚荐蕴藻,玄韵谐松萝。 临睨目为美,契阔谁云过。 游鳞乐静渚,迅翼怀安柯。 兴彼缅焉情,陈此劳者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祗命(zhī mìng):恭敬地接受命令。
  • 南渎(nán dú):指南方的河流。
  • 离群:离开朋友或同伴。
  • 西河:古代地名,这里指离别的情感。
  • 英僚:英俊的同僚。
  • 笃久要:深厚的友谊。
  • 同声鸣相和:比喻志同道合,声音和谐。
  • 秩秩:有序的样子。
  • 飞爵:快速传递的酒杯。
  • 傞傞(suō suō):形容酒杯传递的样子。
  • 披云:比喻心情开朗。
  • 别藻:离别的言辞。
  • 揆日:选择吉日。
  • 淹珂:停留的马车。
  • 朔易:北方的变化。
  • 夕驾:晚上的车驾。
  • 岷嶓(mín bō):指岷山和嶓冢山,这里泛指西部地区。
  • 旋轸:回转的车辆。
  • 击汰:划船。
  • 鸿波:大波。
  • 流澜:波澜流动。
  • 玉轮:比喻月亮。
  • (sì):水边。
  • 杳霭:深远的样子。
  • 青城阿:青城山的山脚。
  • 丹诚:赤诚的心。
  • 蕴藻:深藏的才华。
  • 玄韵:深奥的音韵。
  • 松萝:松树和藤萝,比喻高洁的情操。
  • 临睨:俯瞰。
  • 契阔:离合,指离别。
  • 游鳞:游动的鱼。
  • 静渚:平静的水边。
  • 迅翼:快速飞翔的鸟。
  • 安柯:安稳的树枝。
  • 缅焉情:遥远的情感。
  • 劳者歌:劳作之人的歌。

翻译

我恭敬地接受命令前往南方的河流,离别了朋友,心中感慨万分。英俊的同僚们有着深厚的友谊,我们志同道合,声音和谐。宴会上秩序井然,酒杯快速传递。心情开朗地告别,选择吉日匆匆启程。早晨出发向北,晚上车驾抵达西部。回转车辆,划船穿越大波。波澜流动,月光照耀水边,远处青城山的山脚显得深远。我以赤诚的心献上深藏的才华,深奥的音韵与高洁的情操相和谐。俯瞰眼前的美景,离别的情感谁能言说。游动的鱼儿在平静的水边快乐,快速飞翔的鸟儿怀念安稳的树枝。我怀着遥远的情感,唱出劳作之人的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公务南行,离开朋友和同僚的深情告别。诗中,“英僚笃久要,同声鸣相和”表达了与同僚间深厚的友谊和志同道合的情感。通过“披云敷别藻,揆日促淹珂”等句,诗人巧妙地描绘了离别时的匆忙与不舍。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流澜玉轮汜,杳霭青城阿”,展现了旅途中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