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寺席上文似山咏郭舟屋

· 杨慎
仙人掌上梵王台,雨霁秋清望眼开。 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五华来。 摩天鹳鹤窥明镜,呷浪鱼龙引渡杯。 金碧西南无此景,为君扶病一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华寺:位于中国陕西省华阴市,是著名的佛教圣地,靠近华山。
  • 仙人掌:这里指华山上的奇特山峰,形似仙人掌。
  • 梵王台:佛教中的圣地,这里指太华寺中的高台。
  • 雨霁:雨过天晴。
  • 湖势:湖的气势。
  • 双塔:指太华寺附近的两个塔。
  • 五华:指华山的五个主峰,即东、南、西、北、中五峰。
  • 摩天:触及天空,形容极高。
  • 鹳鹤:两种高大的水鸟。
  • 呷浪:形容鱼龙在水中游动的样子。
  • 渡杯:佛教中的一种仪式,这里形容鱼龙仿佛参与其中。
  • 金碧:指金碧辉煌的建筑或景色。
  • 扶病:带着病体。

翻译

站在太华寺的高台上,远望仙人掌般的山峰,雨过天晴,秋日的清新让视野开阔。湖水波涛汹涌,仿佛要带走双塔,山势连绵,如同拥抱着五华山峰的到来。高耸入云的鹳鹤窥视着明镜般的湖面,鱼龙在波浪中游动,仿佛在引导渡杯的仪式。西南的金碧辉煌之地,也难寻此景,我带着病体,为你在此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华寺雨后的壮丽景色,通过“仙人掌”、“梵王台”等意象展现了华山的神秘与庄严。诗中“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五华来”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湖山的动态美。结尾“金碧西南无此景,为君扶病一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景色的珍视和留恋,即使身体不适,也愿意在此停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