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我登从姑山,天门划然开。
恍惚睹仙翁,世界如无怀。
仙翁为我言,圣学久已乖。
江河乱其流,鸟兽失其栖。
灼灼青莲花,娟娟出其泥。
别见损至精,金石焉得谐。
稽首谢仙翁,学子从前迷。
我今得一见,此见永不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拟:模仿,模拟。
- 陶徵君: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
- 徵君:对陶渊明的尊称。
- 天门:指仙境的门户。
- 划然:突然,猛然。
- 恍惚:神志不清,模糊不清的样子。
- 睹:看见。
- 仙翁:指仙人。
- 无怀:没有忧虑,无忧无虑的状态。
- 圣学:指儒家经典学问。
- 乖:背离,偏离。
- 江河乱其流:比喻社会秩序混乱。
- 鸟兽失其栖:比喻人们失去了安定的居所。
- 灼灼:形容光彩夺目。
- 青莲花:佛教中象征纯洁的莲花。
- 娟娟:形容美丽动人。
- 损至精:损害到最精华的部分。
- 金石:比喻坚固不变的事物。
- 焉得谐:怎能和谐。
-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
- 谢:感谢。
- 学子:学生,学习者。
- 迷:迷惑,迷失。
翻译
我登上从姑山,天门突然打开。 仿佛看见了仙人,世界变得无忧无虑。 仙人对我说话,儒家学问早已偏离正轨。 江河失去了流向,鸟兽失去了栖息之地。 那光彩夺目的青莲花,美丽地从泥中绽放。 却看到了它损害到最精华的部分,坚固如金石的事物怎能和谐。 我向仙人鞠躬致谢,感谢他让我从前迷失的方向得以明晰。 我现在得以一见,这个见识将永远不会消失。
赏析
这首诗是杨起元模仿陶渊明的风格所作,表达了对现实社会混乱和学问偏离的忧虑。诗中通过登上仙境的象征性动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仙人的话语揭示了社会的混乱和学问的失真,而青莲花的形象则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尽管它受到了损害。最后,诗人对仙人的感谢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迷失方向的反思,显示了诗人对理想坚持不懈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