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南镇丞南雄

嬴氏不师古,十月为岁首。 颠倒每如兹,吾道复何有。 本末谁能陈,榛芜亦已久。 先达良殷勤,众星仰枢纽。 明明惟我祖,道与羲皇偶。 造士二百年,稽古庶不谬。 子今领青衿,勉矣弘薪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嬴氏:指秦始皇,姓嬴。
  • 师古:效法古代。
  • 十月为岁首:秦始皇改历法,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
  • 颠倒:错乱,不正常。
  • 吾道:我的学说或主张。
  • 本末:事物的根本和细节。
  • 榛芜:杂草丛生,比喻荒废。
  • 先达:前辈学者。
  • 众星仰枢纽:比喻众人仰望的中心或关键人物。
  • 羲皇:即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被尊为文化的始祖。
  • 造士:培养人才。
  • 稽古:研究古代的事物。
  •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这里指学子。
  • 薪樵:柴火,比喻学问的积累。

翻译

秦始皇不效法古代,将十月定为一年的开始。 这样的颠倒时常发生,我的学说还有什么意义呢? 事物的根本和细节谁能陈述清楚,学问的荒废也已经很久了。 前辈学者们非常殷勤,他们是众人仰望的中心。 我的祖先非常明确,他们的道与伏羲相媲美。 培养人才已有二百年,研究古代的事物或许不会错。 你现在穿着学子的服装,努力弘扬学问的积累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秦始皇改历法的批评,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学问传承的重视。诗中,“嬴氏不师古”一句,直接指出秦始皇的错误,进而引出对“吾道”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后文通过对“先达”和“羲皇”的赞扬,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和对前辈的敬仰。最后,诗人鼓励后学“弘薪樵”,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古代的学问,展现了诗人对学问传承的殷切期望。

杨起元

明广东归善人,字贞复,号复所。万历五年进士。从罗汝芳学王阳明理学。张居正当政,恶讲学。适汝芳被劾罢,起元宗王学如常。官至吏部左侍郎。天启初追谥文懿。有《證学编》、《杨文懿集》等。 ► 2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