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晨望

· 黄衷
漠漠重阴蔽晓暾,偶随风羽瞩高原。 鹅黄潋滟韶年换,狐白蒙茸野气昏。 战火连冈馀胜社,炊烟带雨起颓垣。 伤心鸿雁哀鸣地,惟有长林冻雀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漠漠:形容雾气弥漫,模糊不清的样子。
  • 重阴:浓厚的云层。
  • 晓暾:初升的太阳。
  • :注视。
  • 高原:地势较高的平原。
  • 鹅黄:淡黄色,形容初春的嫩叶或新芽。
  •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韶年:美好的年华,这里指春天。
  • 狐白:指狐裘,这里形容天气寒冷。
  • 蒙茸:形容杂草丛生的样子。
  • 野气:野外的气息。
  • :昏暗。
  • 战火:战争的火焰。
  • :剩余。
  • 胜社:胜利的祭坛,这里指战争留下的痕迹。
  • 炊烟:做饭时升起的烟。
  • 颓垣:倒塌的墙。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远方的亲友。
  • 哀鸣:悲伤的叫声。
  • 长林:茂密的树林。
  • 冻雀:因寒冷而聚集的鸟雀。
  • :喧闹。

翻译

清晨,浓密的云层遮蔽了初升的太阳,我随着风中的羽毛,注视着高原的景象。淡黄色的新叶在春水中荡漾,标志着美好年华的更替;狐裘般的寒意和野外的昏暗气息交织。战争的火焰在山冈上留下痕迹,炊烟从倒塌的墙上升起,带着雨水的气息。令人心痛的是,大雁在哀鸣,而只有茂密的树林中,冻雀在喧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对比战争的残酷与自然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哀痛。诗中“漠漠重阴蔽晓暾”与“鹅黄潋滟韶年换”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战争的阴霾,后者则展现了春天的希望。末句“伤心鸿雁哀鸣地,惟有长林冻雀喧”更是以鸿雁的哀鸣和冻雀的喧闹,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