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胄监

· 黄衷
多才谁不带清光,君尚儒衣返旧乡。 山水业成尘梦少,江湖道在客心长。 诗声侯喜新鸣世,文体镏几后擅场。 别思经秋更摇落,蒹葭凉露晓苍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多才:才华横溢。
  • 清光:清亮的光辉,比喻才华。
  • 儒衣:儒生的服装,代指儒生。
  • 旧乡:故乡。
  • 山水业成:指在山水之间修炼成仙。
  • 尘梦:尘世的梦境,比喻世俗的纷扰。
  • 江湖道:指在江湖中的生活方式或哲学。
  • 客心:旅人的心情。
  • 诗声:诗歌的名声。
  • 侯喜:人名,可能指某位诗人。
  • 新鸣世:新近在世间显露名声。
  • 文体:文学的风格或体裁。
  • 镏几:人名,可能指某位文学家。
  • 后擅场:后来居上,指在某一领域后来者超越前人。
  • 别思:离别的思绪。
  • 经秋:经过秋天。
  • 摇落:凋零,落下。
  • 蒹葭:芦苇。
  • 凉露:秋天的露水。
  • 晓苍苍:清晨的苍茫景象。

翻译

才华横溢的人谁不带着清亮的光辉,而你却穿着儒生的衣裳返回故乡。在山水间修炼成仙,尘世的梦境便少了,而在江湖中的生活方式让旅人的心情变得深长。诗歌的名声新近在世间显露,文学的风格后来者超越前人。离别的思绪经过秋天更加凋零,芦苇上的凉露在清晨显得苍茫。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归乡的感慨。诗中“多才谁不带清光”一句,即是对丁胄才华的肯定,而“君尚儒衣返旧乡”则透露出对其归乡的羡慕与祝福。后文通过对山水、尘梦、江湖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结尾的“别思经秋更摇落,蒹葭凉露晓苍苍”则抒发了对离别的哀愁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整体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