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林图

· 杨慎
玉堂天上何阴森,玉树阶前接寿林。寿林草木纷满地,中有椿萱独灵异。 青崖丹壑晴霓高,仙都真境分秋毫。壶天空阔海色古,茫茫翠木环波涛。 呼龙耕烟鸟为耰,瑶草琼枝几昏晓。不信婆娑急景凋,贪看缥缈齐烟小。 玄洲游戏八千秋,木公金毋共忘忧。翠琅干,紫芝草,九霞觞,三青鸟。 谁将沧海图,移向长安道。蓬瀛仙客金闺英,锦衣玉佩趋承明。 仙瓢滟滟泛云浪,宾筵烱烱映长庚。鼓以洞越瑟,和以参差笙。 三叹清庙之遗响,再补白华之遗声。椿树无阴萱不歇,尧蓂再数新年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堂:指华美的宫室。
  • 阴森:形容环境幽暗、冷清。
  • 椿萱:椿树和萱草,常用来比喻父母。
  • 仙都:仙人居住的地方。
  • 壶天:传说中的仙境。
  • 呼龙耕烟:形容仙境中的奇异景象。
  • 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纷披的样子。
  • 急景凋:形容时光迅速流逝,万物凋零。
  •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木公金毋:指仙人。
  • 翠琅干:翠绿的竹子。
  • 九霞觞:仙人用的酒器。
  • 三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取食的青鸟。
  • 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仙山。
  • 金闺:指宫中。
  •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 仙瓢:仙人用的酒器。
  • 滟滟:水光闪动的样子。
  • 烱烱:光亮的样子。
  • 长庚:金星的别名。
  • 洞越瑟:古代的一种瑟。
  • 参差笙:古代的一种笙。
  • 清庙:指帝王的宗庙。
  • 白华:古代乐曲名。
  • 尧蓂:传说中尧时的瑞草。

翻译

华美的宫室天空阴森,玉树阶前连接着寿林。寿林中的草木繁盛满地,其中椿树和萱草尤为灵异。 青崖丹壑之上晴霓高悬,仙都真境的景象分外清晰。壶天仙境空阔,海色古朴,茫茫翠木环绕着波涛。 呼唤龙耕烟,鸟儿如同农夫,瑶草琼枝不知经历了多少昏晓。不相信婆娑的树木会因急景而凋零,贪看那缥缈的齐烟小景。 在玄洲游戏了八千秋,木公金毋共同忘却忧愁。翠琅干,紫芝草,九霞觞,三青鸟。 谁将这沧海图,移向了长安道。蓬瀛仙客和宫中的英才,锦衣玉佩奔向承明。 仙瓢中泛着云浪,宾筵光亮映照着长庚。以洞越瑟鼓声,和以参差笙音。 三叹清庙的遗响,再补白华的遗声。椿树无阴萱不歇,尧蓂再次数算新年的月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通过对玉堂、寿林、仙都等地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长寿的祝愿。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仙境元素和神话传说,如呼龙耕烟、木公金毋、九霞觞等,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理想世界。通过对仙境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老、无忧无虑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