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端午馈九节蒲酒

· 黄衷
蚁泛昌阳渌,榴丹竞渡天。 感时心自语,赏味思依然。 芳掇嵩山上,寒盟白石前。 敲盂歌既醉,谁信是衰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蚁泛昌阳渌:蚂蚁漂浮在昌阳渌水上。昌阳渌,水名,具体位置不详。
  • 榴丹竞渡天:石榴花红艳,仿佛在竞相渡过天空。榴丹,即石榴花。
  • 感时心自语:感慨时光流逝,内心自言自语。
  • 赏味思依然:品味着美酒,思绪依旧。
  • 芳掇嵩山上:在嵩山上采集芳草。芳掇,采集芳草。嵩山,山名,位于河南省。
  • 寒盟白石前:在白石前结下寒冷的盟约。寒盟,指冷淡的盟约或誓言。白石,可能是指嵩山上的白石。
  • 敲盂歌既醉:敲打着酒盂,歌唱到醉。盂,盛酒的器具。
  • 谁信是衰年:谁能相信这是一个衰老的年纪。

翻译

蚂蚁漂浮在昌阳渌水上,石榴花红艳,仿佛在竞相渡过天空。感慨时光流逝,内心自言自语,品味着美酒,思绪依旧。在嵩山上采集芳草,在白石前结下寒冷的盟约。敲打着酒盂,歌唱到醉,谁能相信这是一个衰老的年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午时节的景象,通过“蚁泛昌阳渌”和“榴丹竞渡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感时心自语”和“赏味思依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后两句“芳掇嵩山上,寒盟白石前”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结尾的“敲盂歌既醉,谁信是衰年”则透露出诗人不服老的豪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视。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