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吴继学先生家藏边景昭花鸟图五首梅竹双鹊

霜竹弄晴翠,寒梅发幽姿。黄雀呼朋自为伍,各求所止栖高枝。 兹图用意良有托,持赠宁徒供玩乐。先公教铎遍儒林,共祝儿孙膺五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霜竹:指被霜覆盖的竹子,形容竹子在寒冷中依然翠绿。
  • 晴翠:晴朗天空下的翠绿色。
  • 寒梅:在寒冷中开放的梅花。
  • 幽姿:幽雅的姿态。
  • 黄雀:一种小鸟,常用来象征普通百姓。
  • 为伍:成为伙伴。
  • 所止:停留的地方。
  • 栖高枝:比喻地位显赫或居于高位。
  • 兹图:这幅画。
  • 用意:意图,目的。
  • 良有托:确实有所寄托。
  • 持赠:赠送。
  • 宁徒:岂只是。
  • 供玩乐:供人欣赏娱乐。
  • 教铎:指教育,比喻教育的声音。
  • 儒林:指学术界或文人群体。
  • 膺五爵:获得五种爵位,比喻受到极高的荣誉或地位。

翻译

霜降后的竹子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更加翠绿,寒风中的梅花展现出幽雅的姿态。黄雀呼唤朋友,自然地成为伙伴,各自寻找可以停留的高枝。这幅画作确实有所寄托,赠送它岂只是为了供人欣赏娱乐。先公的教育声音遍布学术界,大家都祝愿他的儿孙能够获得极高的荣誉和地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霜竹和寒梅的自然景象,以及黄雀呼朋的生动画面,寓意深远。诗中“兹图用意良有托”一句,点明了画作的深层含义,不仅仅是表面的自然美景,而是寄托了作者对先辈教育成就的赞颂和对后代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教育价值的尊重和对家族荣誉的期望。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