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林见素示和曾司直九日无菊诗次韵奉答
江南菊开苦不早,百年谩说重阳好。
我性不饮复无花,雅怀顿减柴桑老。
云台图画逐烟尘,金谷繁华余蔓草。
看来富贵真浮云,花前有酒须倾倒。
我虽不饮亦强斟,谁爱名场受闲恼。
忆昔輶车行役时,满帻飞埃不遑扫。
昨承优诏许归休,喜剧应同获奇宝。
老得身闲即是仙,安用交梨并火枣。
归来重理旧诗书,至理渊微细探讨。
寻常有一契吾心,即反于身以自考。
乃觉从前事总非,天赋吾真渐枯槁。
迷途未远幸回辕,终愧当年郭有道。
洛社风流继自今,珍重同盟永相保。
诗称引翼跻寿祺,为君高歌申颂祷。
修身俟命在吾人,此外悠悠随大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谩说:空说,徒然说。
- 柴桑老:指陶渊明,因其晚年隐居柴桑,故称。
- 云台:汉代宫中的高台,后泛指高大的建筑。
- 金谷:指晋代石崇的金谷园,后泛指富贵繁华之地。
- 輶车:轻便的车。
- 帻:古代的头巾。
- 不遑:来不及,没有时间。
- 优诏:优厚的诏令,指皇帝的恩赐。
- 交梨并火枣:道教中的仙果,比喻长生不老之物。
- 郭有道:指东汉时期的郭泰,以道德高尚著称。
- 洛社:指文人雅集的地方。
- 引翼:引导和辅助。
- 寿祺:长寿和吉祥。
- 大造:大自然的造化。
翻译
江南的菊花总是开得晚,百年来人们空说重阳节好。我本不喜饮酒又无花可赏,雅兴顿时不如柴桑的陶渊明。高台上的图画随烟尘消散,金谷园的繁华只剩蔓草。看来富贵如同浮云,有酒时应当痛饮。我虽不饮酒也勉强斟上,谁愿意在名利场中受烦恼。记得昔日轻车行役时,满头飞尘都来不及扫。昨承皇帝优厚的诏令得以归休,喜极应同获奇宝。老来能闲适即是仙人,何必求交梨火枣。归来重新整理旧诗书,深奥的道理细细探讨。寻常有一事合我心意,便反身自省。才觉从前的事总不对,天赋的纯真渐渐枯槁。迷途未远幸好回头,终究愧对当年的郭有道。洛社的风流自今继续,珍重同盟永远相保。诗中称颂引导和辅助长寿吉祥,为你高歌表达颂祷。修身待命在于个人,此外的一切随大自然的造化。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富贵名利的淡泊,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珍视。诗中通过对江南菊花的描写,引出了对重阳节的感慨,进而抒发了对繁华世界的看破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作者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反思了过去的迷途,并表达了对修身养性的重视。最后,诗人以对同盟的珍重和对未来的颂祷,展现了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明代士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送月潭上人归东岩 》 —— [ 明 ] 黄仲昭
- 《 谢友人惠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 —— [ 明 ] 黄仲昭
- 《 和答余以贞佥宪见寄韵言怀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题王孟端画竹 》 —— [ 明 ] 黄仲昭
- 《 丙辰九月廿四日致政归寓蒜岭驿次韵二律 》 —— [ 明 ] 黄仲昭
- 《 送耒阳谢文善知无为州 》 —— [ 明 ] 黄仲昭
- 《 具庆堂诗庆林季瑞税使伉俪寿六十次林太守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送韦提学致仕还家二首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