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

· 杨基
位卑谏勿直,直谏君心疑。 交浅言勿深,深言友谊亏。 谔谔众所恶,况复违逆之。 岂不利于行,吐檗而含饴。 朝登千仞岗,振我身上衣。 丈夫贵自洁,毋论他人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位卑:地位低下。
  • :劝告,规劝。
  • 勿直:不要直接。
  • 君心疑:君主或上级的疑心。
  • 交浅:交情浅。
  • 言勿深:说话不要深入。
  • 友谊亏:友谊受损。
  • 谔谔(è è):直言不讳的样子。
  • 众所恶:被众人所厌恶。
  • 违逆:违背,不顺从。
  • 吐檗(bò):吐出苦的东西,比喻说出不愉快的话。
  • 含饴:含着甜的东西,比喻保持沉默或说好听的话。
  • 千仞岗:极高的山岗。
  • 振我身上衣:整理衣服,比喻自我整顿。
  • 自洁:自我清洁,比喻保持清白。
  • 毋论:不要评论。

翻译

地位低下时,劝告不要过于直接,直接的劝告会让君主心生疑虑。交情浅薄时,说话不要过于深入,深入的话语会使友谊受损。直言不讳是众人所厌恶的,更何况是违背他人的意愿。这难道不利于行动吗?说出苦涩的话,不如保持沉默或说些好听的话。早晨登上极高的山岗,整理我的衣裳。大丈夫贵在自我清洁,不必评论他人的是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交往和言行的深刻见解。诗中,杨基通过对比“位卑谏勿直”与“交浅言勿深”的道理,揭示了在不同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中,言行的适宜与不适宜。他强调了直言不讳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并提倡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自我清洁,不轻易评论他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于处世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