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 杨基
问莺花,晚来何事萧索。是东风、酿成新雨,参差吹满楼阁。辟寒金、再簪宝髻,灵犀镇、重护香幄。杏惜生红,桃缄浅碧,向人憔悴未舒萼。念惟有、淡黄杨柳,摇曳映珠箔。凭阑久,春鸿去尽,锦字谁托。 奈梦里、清歌妙舞,觉来偏更情恶。听高楼、数声羌笛,管多少、梅花惊落。鸳带慵宽,凤鞋懒绣,新晴谁与共行乐。料应在、楚云湘水,深处望黄鹤。天涯路,计程难定,长恁飘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莺花:黄莺和花朵,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萧索:形容景象的凄凉、冷落。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辟寒金:传说中的一种能避寒的金属。
  • 宝髻:古代妇女发髻的一种,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灵犀:传说中的神兽,比喻心意相通。
  • 香幄:香帐,指女子的闺房。
  • 生红:鲜红色。
  • 浅碧:淡绿色。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一,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
  • 淡黄杨柳:淡黄色的柳树,春天的象征。
  • 珠箔: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
  • 春鸿:春天的雁。
  • 锦字:指书信。
  • 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常用来形容边塞的哀怨。
  • 鸳带:鸳鸯带,指情侣间的信物。
  • 凤鞋:女子的绣花鞋。
  • 楚云湘水:指楚地的云和水,泛指江南地区。
  •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常用来象征离别。

翻译

询问黄莺和花朵,为何傍晚时分显得如此凄凉。是东风带来了新雨,不均匀地吹满了楼阁。用传说中的辟寒金再次装饰宝髻,用灵犀来守护香帐。杏花珍惜其鲜红色,桃花则隐藏着淡绿色,它们似乎都在人前显得憔悴,未曾完全绽放。只有那淡黄色的柳树,摇曳着映照在珠帘上。久久地倚着栏杆,春天的雁群已经飞去,却无人寄来书信。

无奈梦中清歌妙舞,醒来后却更感心情恶劣。听那高楼上传来的羌笛声,不知惊落了多少梅花。鸳鸯带懒得解开,凤鞋也懒得绣制,新晴的日子无人与我共行乐。料想应该在楚地的云和水深处,遥望黄鹤。天涯的路,计算行程难以确定,就这样长久地漂泊。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莺花、东风、新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氛围。诗中“辟寒金”、“灵犀”等词语的使用,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后半部分则通过“羌笛”、“梅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离别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生活的复杂感受。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