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柱史:古代官名,此指何勋伯。
- 南巡:向南巡视。
- 采国风:采集各地的民歌民谣,了解民情。
- 行台:古代中央官署名,此指何勋伯的官署。
- 牛斗:指牛宿和斗宿,古代星象学中的星宿。
- 占象:通过观察星象来预测吉凶。
- 鱼龙:水中生物,此指湖中的生物。
- 避骢:骢,青白色的马,此指何勋伯的马车。避骢即避开何勋伯的马车,表示何勋伯的威严。
- 岫:山峰。
- 春云:春天的云。
- 天日:太阳,比喻皇帝。
- 潮含明月:潮水映照着明月。
- 海门:海口,指海边的门户。
- 心期:心中的期望。
- 三秋:三年。
- 书札:书信。
- 万里鸿:鸿雁,比喻传递书信的使者。
翻译
何勋伯南巡采集各地民歌民谣,他的行台分别向浙西和浙东派遣。在星空中,牛宿和斗宿遥遥预示着吉凶,湖中的鱼龙早早地避开了他的马车。山峰拥抱着春天的云,天日显得格外近,潮水映照着明月,海门通达无阻。心中的期望又要分别三年,书信还要劳烦万里之外的鸿雁传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何勋伯南巡的场景,通过星象、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何勋伯的威严和使命。诗中“岫拥春云天日近,潮含明月海门通”一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比喻何勋伯的崇高地位和通达无阻的使命。末句“心期又作三秋别,书札还劳万里鸿”则表达了诗人对何勋伯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书信传递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