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 杨慎
石头城畔莫愁家,十五纤腰学浣沙。 堂下石榴堪系马,门前杨柳可藏鸦。 景阳妆罢金星出,子夜歌残璧月斜。 肯信紫台玄朔夜,玉颜珠泪泣琵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头城:指南京,古称金陵,曾是六朝古都。
  • :旁边。
  • 莫愁家:指莫愁湖,位于南京,传说中莫愁女居住的地方。
  • 纤腰:细腰,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 浣沙:洗纱,这里指女子学习纺织。
  • 石榴:一种果树,果实内含许多籽,常用来象征多子多福。
  • 系马:拴马,常用来形容地方繁华,可以停马休息。
  • 杨柳:柳树,因其枝条柔软,常用来比喻女子柔美的姿态。
  • 藏鸦:指乌鸦藏于杨柳之中,形容杨柳茂密。
  • 景阳妆:指女子化妆打扮。
  • 金星:指启明星,即早晨出现在东方的金星。
  • 子夜歌:古代的一种歌曲,多在夜晚歌唱。
  • 璧月:圆月,璧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圆形,中间有孔。
  • 紫台:指皇宫。
  • 玄朔:指北方,这里可能指北方的边疆或边塞。
  • 玉颜:美丽的容颜。
  • 珠泪:像珍珠一样的泪水,形容泪水美丽。
  • 泣琵琶:弹奏琵琶时哭泣,形容悲伤。

翻译

在南京的莫愁湖边,有一户人家,家中的十五岁少女学习着洗纱。她的家门前种着石榴树,可以系马休息,门前的杨柳茂密,连乌鸦都能藏身其中。少女打扮完毕,启明星已经出现在天际,当夜深人静时,她唱着子夜歌,圆月斜挂在天边。她怎能相信,在北方的边塞,美丽的女子正弹着琵琶,泪如珍珠般落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南京少女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内心的情感。诗中“石头城畔莫愁家”点明了地点,而“十五纤腰学浣沙”则描绘了少女的形象和活动。后两句通过对石榴和杨柳的描写,进一步以景寓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少女对远方边塞女子命运的同情和感慨,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