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使将旋卧病移旬

· 杨慎
江汉起秋色,池塘生夕阴。 萧条众芳敛,啁唽候虫吟。 清光徘徊映,圆景散空林。 采芝歌不发,鍊药行相寻。 隐囊废丹帙,对晃虚清琴。 怀哉北望瞩,怆矣西飞心。 端忧与云结,商声随风骎。 晏然山中暮,弱怀良难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返回。
  • 移旬:过了十天。
  • 啁唽(zhōu lì):鸟鸣声。
  • 圆景:圆月。
  • 隐囊:隐居时用的囊。
  • 丹帙(dān zhì):红色的书套,指书籍。
  • 对晃:对着光亮。
  • 怆矣:悲伤的样子。
  • 端忧:深切的忧愁。
  • 商声:秋天的声音。
  • (qīn):形容马跑得快,这里比喻风声急速。
  • 晏然:平静的样子。
  • 弱怀:柔弱的情怀。

翻译

秋天来临,江汉地区升起了秋色,池塘边上生出了傍晚的阴凉。 四周萧条,各种花草都收敛了生机,只有候鸟在吟唱。 清澈的光芒在空中徘徊映照,圆月照亮了空旷的树林。 没有歌声去采芝,只有炼药的行为相伴。 隐居的囊中废弃了红色的书籍,对着光亮,清琴显得空虚。 怀念着北望的目光,心中充满了西飞的悲伤。 深深的忧愁与云彩结合,秋天的声音随着风声急速传来。 在山中的傍晚,心情平静,但柔弱的情怀实在难以承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江汉起秋色,池塘生夕阴”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隐居生活的深沉思考。诗中“怀哉北望瞩,怆矣西飞心”等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杨慎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