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野色

· 顾清
茅屋青林映短篱,渺然西崦望东菑。 白羊不起麦平垄,黄犊閒眠水满陂。 远树每于晨雾失,短筇尤共晚晴宜。 南阳未为苍生起,风雨还闻长紫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ī):指初耕的田地。
  • (bēi):池塘。
  • (qióng):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可以做手杖。

翻译

茅屋和青青的树林映衬着低矮的篱笆,向西方的山边望去,能看到东方初耕的田地。白色的羊没有起身,使得麦垄显得平坦,黄色的小牛悠闲地睡着,池塘里装满了水。远处的树木常常在早晨的雾气中消失不见,而在傍晚天晴时,手持短杖漫步尤为适宜。诸葛亮没有为百姓出山,在风雨中却还听闻有人长久地采摘着紫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然的田园景象。诗的前两句通过茅屋、青林、短篱等景象,展现了乡村的古朴与宁静,同时由西望东,视野开阔。中间两句描写了羊卧麦垄、牛眠水陂的情景,充满了闲适与安宁的氛围。“白羊不起麦平垄,黄犊閒眠水满陂”这两句对仗工整,画面感极强,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后两句则在景色描写中融入了一些思考和感慨,以南阳诸葛亮未出茅庐的典故,以及紫芝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看法和人生的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将田园风光与作者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