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伍松月都宪松江感事

· 顾清
本无仙术可休粮,举目乡关两鬓霜。 忽枉新吟话畴昔,如观旧俗饱仓箱。 当时经画垂金石,几日飘扬趁秕糠。 复古周宣仗申甫,老生翘首颂康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作诗所用的韵来和诗。
  • 都宪:明代都察院、都御史的别称。
  • 休粮:即辟谷,指不食五谷以求长生。(“辟谷”的“辟”读音为“bì”)
  • 乡关:故乡。
  • :谦辞,用于对方来访或对方的行为涉及自己。
  • 畴昔:往昔,从前。
  • 经画:经营筹划。
  • 垂金石:指铭刻在金石上,永久流传。
  • 秕糠(“秕”读音为“bǐ”):秕子和糠,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 复古:恢复古代的制度或风尚。
  • 周宣:指周宣王,西周第十一代君主,曾中兴周室。
  • 申甫:周代的贤臣,借指贤臣。
  • 康穰(“穰”读音为“ráng”):安康,丰盛。

翻译

我本来没有可以不食五谷求长生的仙术,举目望向故乡,两鬓已如霜白。忽然承蒙您新写的诗谈论起往昔,就如同看到旧时良好的风俗使粮仓充实。当时精心筹划的事情本应永久流传,可没几日却如秕糠般被丢弃、遗忘。要恢复古代的好制度就像周宣王依靠申甫那样,我这老头期盼着歌颂国家的安康和丰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世事的感慨。诗的开头两句,诗人感慨自己无法长生不老,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岁月流逝的无奈。接下来,诗人通过回忆过去,对比当时的精心筹划与现今的被忽视,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叹息。最后,诗人提到恢复古代的好制度,希望能有贤臣出现,使国家安康丰盛,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期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用典恰当,富有历史的厚重感和对现实的关注。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